八月一日,那個令人銘記的日子,
它不僅僅是夏日的一天,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是那綻放在歷史長河中的一簇璀璨煙花。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帶領北伐軍三萬余人,
在周恩來 、賀龍 、葉挺 、朱德 、劉伯承等領導下,
于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打響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1933年7月11日,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
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成立紀念日。
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
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
新中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建軍節期間,中國各地都要集中開展 “ 擁軍優屬、擁政愛民 ” 的活動,
紀念人民軍隊的誕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
歷經千難萬險,從小到大,由弱變強,發展為一支多兵種合成的軍隊,
正在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上奮勇前進,
成為中國捍衛和平與發展的鋼鐵長城。
回顧近百年建軍史,人民子弟兵永遠沖在第一線。
疫情防控,“首戰用我,用我必勝”;搶險救災,“人民有難,軍人當先”;
率土之濱,“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
他們用堅強的意志,筑起守衛萬家燈火的鋼鐵長城,
以易歲月靜好,國威浩蕩。
他們來自人民,是平凡的縮影,服務人民,是偉大的象征。
淬煉著忠誠與信仰,凝聚著意志與力量,
正是這樣的一支人民軍隊,許國安疆,步履鏗鏘。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
正是這樣的一支人民軍隊,才令行禁止,不辱擔當。
隊伍向著太陽,方能追逐無上的榮光;
肩上扛起擔當,方能繪出不朽的史詩。
讓我們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共敬那群最可愛的人。
以紅心,鑄紅星,致敬中國軍人,致敬我們軍隊闖下的無盡強軍路!
人民軍隊是人民群眾自發地或在先進階級領導下建立的并為人民群眾利益而戰斗的軍隊。
由無產階級領導、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指導的人民軍隊是新型的人民軍隊。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
確定了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
會后毛澤東受黨的派遣,到湖南領導秋收起義。
1928年4月,朱德和陳毅率南昌起義保存的隊伍和湖南的工農武裝由湖南南部到達井岡山,
在礱市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
1928年5月4日,兩軍舉行會師大會。
大會宣布兩軍全體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這次會師,形成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部隊。
1931年至1945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堅持敵后抗戰,
人民軍隊成為抗日戰場的中流砥柱,
為抗擊日本法西斯對中國的侵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從而贏得了民族尊嚴,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
其從根本上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
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使中國人民翻身作了國家的主人,
開辟了現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