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是一個感謝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貢獻的節日,不同國家定訂的教師節時間不同,
我國的教師節為每年的9月10日。
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同意了國務院關于建立教師節的議案,
會議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
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定每年10月5日為“世界教師日”。
2024年9月10日,是新中國的第40個教師節。
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呵護著我們慢慢長大。
從蹣跚學步到獨立行走,從牙牙學語到伶牙俐齒,從懵懂無知到學會為人處世,
是父母一直耐心地教育我們,默默地守護著我們,讓我們平安快樂地長大。
依然記得多年前央視曾經播過的一則公益廣告:
一位媽媽給孩子講小鴨子的故事,媽媽講完故事后,便去端水給奶奶洗腳,
奶奶說:“忙了一天了,歇一會兒吧”,
媽媽微笑著說:“不累,媽,燙腳啊對您的腿有好處”,這一切被孩子偷偷看在眼里。
給奶奶洗完腳,媽媽回到孩子的房間,發現孩子不在,
轉頭一看,孩子正顫顫巍巍地端著一盆水,
稚嫩的聲音說:“媽媽,洗腳”,媽媽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時,畫外音說:“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是啊,父母是我們生命之路上第一個手持明燈的引路人,也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我們之所以有一顆溫暖的心,
是因為父母為身處大雨中的人撐傘,溫暖著別人;
我們之所以會變得善良,是因為父母善意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們之所以會變得堅強,是因為父母無論遭遇多大的挫折打擊,
都會守護著我們,咬著牙堅強地走下去......
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更教會我們如何做人。
“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
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
除了父母,老師是我們在這世上的第二個轉機。
是老師帶領我們走入知識的殿堂,讓我們認識世界的遼闊,生命的奧秘,
為我們點亮一個光明的世界,帶領我們探索自己命運的另一種可能。
想起了英才輩出的西南聯大,它雖然只存在八年零十一個月,
卻培養出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元勛,171位兩院院士,
是中國教育史上高不可攀的巔峰。
電影《無問西東》重現了西南聯大的風采:
大風大雨里,簡陋的教室漏水連連,雨聲大得聽不清老師講課,
陳岱孫教授索性不講了,在黑板上從容地寫下“靜坐聽雨”,
和同學靜靜地聽了一節課雨,頗有一種“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地瀟灑氣度。
破敗的山洞前,吳嶺瀾給學生講詩歌:
“今天,我把泰戈爾的詩介紹給你們,希望你們在今后的歲月里,
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
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老師,謝謝你們,帶領我們認識這個世界,讓我們的人生充滿希望。
當我們步入社會后,依然會遇到很多“老師”,
他可能是在你迷茫不知所措時點醒你的人,可能是手把手教你的前輩上級,
可能是在你落入低谷時鼎力相助的朋友......
這些人,消解了我們初入社會的惶恐與不安,照顧和提攜我們,
給我們機會,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讓我們的人生更上一層樓。
他們是我們踏入社會后的老師,更是我們人生中的貴人。
沈從文曾有過一段落魄的北漂時光,他來自湘西鄉下,只有小學學歷,
來到人才濟濟的北京自然無立足之地,寫的文章也無人問津。
漸漸地,帶來的盤纏花光了,大冬天住在一間窄而小的破房子里,
沒錢買煤,更沒錢吃飯,餓了三天三夜。
絕望之際,他只好給素不相識的作家郁達夫寫了一封求助信。
郁達夫收到信后,冒著大雪來看沈從文,帶他去飯館吃飯,
把身上的錢都給了他,微笑著鼓勵他:“你寫的文章我看過,要好好寫下去。”
那天沈從文忍不住伏在桌上大哭起來,
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時候,有一縷光照進來,溫暖他,照亮他前方的路。
后來郁達夫為沈從文四處奔走,向各大社刊大力推薦名不見經傳的沈從文,
沈從文才走上了坦蕩的文學之路。
我們能一路前行,離不開貴人的相助。
謝謝你們,生命中的貴人,指引我們走向更好的人生。
時間串起流年
千言萬語唯有一句話表達我們的感激
云網集團全體員工
祝福所有老師:
身體健康,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