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又名 “忙種”,
是二十四節氣里唯一以農事命名的節氣。
“芒” 指有芒作物,如大麥、小麥等,需趁成熟及時收割;
“種” 意為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要趕在此時播種。
農諺 “芒種不種,再種無用”“收麥如救火,龍口把糧奪”,
生動道出了芒種時節 “夏收、夏種、夏管” 的緊張與忙碌。
北方的麥田里,聯合收割機穿梭往來,
金黃的麥粒傾瀉而下,奏響豐收的樂章;
南方的水田中,農民們彎腰插秧,
青綠的秧苗整齊排列,繪就希望的底色。
一 “收” 一 “種” 間,藏著中國人對自然的敬畏,
更蘊含著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的樸素智慧。
芒種時節,百花開始凋殘、零落,
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
餞送花神歸位,
同時表達對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
便細致描寫了大觀園里少女們 “餞花神” 的場景:
“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
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
每一棵樹頭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
這份浪漫,為即將逝去的春日,畫上了詩意的句點。
安苗是皖南的農事習俗活動。
每到芒種時節,種完水稻,
為祈求秋天有個好收成,各地都要舉行安苗祭祀活動。
家家戶戶用新麥面蒸發包,
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狀,
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顏色,
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豐登、村民平安。
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節。
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
但新鮮梅子大多味道酸澀,難以直接入口,
需加工后方可食用,這種加工過程便是煮梅。
三國 “青梅煮酒論英雄” 的典故,
更為芒種煮梅增添了幾分歷史韻味。
高溫與潮濕并存,身體容易感到困倦。
云網集團提醒每一位員工,
在忙碌工作的同時,也要注重養生。
辦公間隙,起身活動活動筋骨,伸伸懶腰,遠眺放松眼睛,
緩解久坐帶來的疲勞;
飲食上,可多選擇綠豆湯、苦瓜炒蛋等清熱祛濕的食物,
為身體補充能量。
此外,充足的睡眠是保持良好工作狀態的關鍵,
盡量早睡早起,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
以更飽滿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
芒種,是收獲與播種的交匯點。
它讓我們看到,人生就像一片田野,
有收割的時刻,也有播種的契機。
那些曾經揮灑的汗水,終將化作沉甸甸的果實;
而眼前埋下的種子,正等待未來破土而出。
芒種,是對過去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期許。
在云網集團這片充滿無限可能的 “田野” 上,
每一位云網人都是辛勤的耕耘者。
讓我們以芒種為契機,
秉持著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的信念,
在收獲成果的喜悅中總結經驗,
在播種希望的期待里奮勇前行。
相信在全體云網人的共同努力下,收獲更加豐碩的成果。